立足新起点 奋进新征程——南航第十七次党代会代表心声(三)

发布者:王伟发布时间:2023-02-26浏览次数:625

编者按:凝心聚力谋发展,坚定信心再起航。中国共产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第十七次党代会专题网站特开设“代表心声”栏目,邀请一线教师、学生党代表,畅谈过去五年学校、院系发展变化,畅聊自身教学、科研、学习进展,畅想学校发展美好未来。



王文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


我是2018年来到南航的,切身感受到了近几年学校在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我个人也从一名初来乍到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一名专业教授,成为了学院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回看这五年,感慨良多。

3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优异成绩,这是学校向着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扎实迈进的真切体现。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个工科强校,学校从未忽略文科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一流工科、卓越理科、精品文科、特色交叉”的高标准学科布局,分类实施“工科一流工程”“理科卓越工程”“文科提升工程”方案,使得文科建设有了明确的规划和目标。五年来,学校文科建设和发展取得的成绩喜人。以我所在的法学学科为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榜上无名,但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作为参与者和贡献者,我感到特别自豪,同时也对未来的工作更有期盼、更有干劲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法学学科将坚定地沿着“精品文科、特色交叉”的建设道路迈进,而我本人在个人学术发展上,也会更加主动与学校优势学科对接,在学科融合中探索学术研究的新路径。同时,我坚信,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的召开,一定会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更加清晰的方向,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于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语言学及应用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现担任学院2020级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曾获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今年是我在南航求学的第七个年头,在这里,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在这里,南航见证我的每一次成长,我也有幸见证和亲历了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的快速发展。

作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我感受到学院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科生导师制让学术研究、创新训练不再遥远,科创项目立项数量攀升,学科竞赛获奖实现飞跃;从出国进行交流交换学习,到在校内参加国际会议、跨国课堂,南航的国际化平台向每位学子开放;学科建设上深化内涵、改革创新、交叉融合,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航空英语研究中心相继成立,在南航,语言学习连接了学科,沟通了世界。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在班长、党支部书记、研究生三助工作站站长等岗位锻炼自我,党员骨干培训班、学生支部党课展评、党员先锋岗等构建了朋辈互助自我育人的新模式。同时,校院领导、思政教师、专业教师、校友等纷纷加盟思政育人力量,思想引领贯穿学生的学业指导和生涯规划,不断完善的“三全育人”机制让我们获得感更强了!

志合越山海,聚力共前行。作为一名学生党代表,我对参加校第十七次党代会翘首以待,这是一次精神上的提升,是一次锻炼和考验,也是参与学校建设的好机会。未来,我即将入职成为一名南航辅导员,在新的岗位上接续奋斗,学习、宣传和贯彻好党代会精神,落实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使命任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朱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安全与网络党支部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化网络通信、边缘智能、自主无人集群系统等。入选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南航长空学者、南航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过去的五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复杂形势,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深刻感受到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特色文化长足发展,师生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同时,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凸显,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显著增强,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和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让我们倍感振奋、信心倍增

与此同时,计算机学院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的建设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五年来,学院积极引导老师们坚持学校“三航”特色、拓展校企合作、服务国防需求,在学科及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代表性成果产出、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突破。我非常认同学院“开放、进取、包容”的文化理念和“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育人理念。学院向来重视因材施教,一方面积极开展“石榴教授月导航”活动,鼓励老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助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今学院本科生深度参与科研已成为常态,已有多名本科生发表CCF A类顶级论文;另一方面,坚持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机会,2019年,我协助学院选派10余名优秀本科生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LiLy人工智能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交流,后续双方合作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并有多名学生毕业后前往南洋理工大学继续深造。

能够作为党代表参加本次大会,我感到非常荣幸,也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我将在大会召开期间学好会议精神、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预祝学校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学校在下一个五年再创辉煌!


羊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现任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通用航空系主任,通用航空系党支部书记,副教授,近年来一直从事城市空中交通规划与管理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过去的五年,学校建设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学科平台、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作为学校一线教师,我非常自豪地见证着这一伟大进程。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持续开展创新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开设大学生主题创新区学术夏令营、主办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展示会,不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我们学院是一个新兴的应用研究型学院,成立至今,学院一直坚持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行业需求为导向,集中优势力量,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各项建设发展工作。飞行技术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经过不断的飞行人才培养实践,飞行技术专业毕业生质量获得行业和局方的高度认可,已涌现出一大批飞行技术领域杰出代表,一百余人走上飞行管理岗位。如今,学院立足新的发展阶段,紧密围绕民航强国建设需求,致力于构筑民航通航特色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民航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学院。围绕通用航空、民航安全工程等特色发展方向,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建立育人基地,给校内师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创新环境,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我对学校即将召开的第十七次党代会充满期待。新期盼本次党代会能够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与社会各界的深度融合,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期望学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提升的核心竞争力。


邓海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无人机研究院副研究员,先后参与中程高速无人机、FY2FY3等多个无人机型号研制,主持FX70军贸无人机系统研制。


在境外执行我校军贸无人机产品交装任务的时刻,作为基层代表,我为南航快速发展的势头和骄人成绩感到由衷的自豪。过去五年,是南航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南航人自觉将事业发展融入党和国家战略以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养的一大批杰出校友、自主研发的一大批成果在天问一号、C919大飞机、AG600水陆两栖飞机、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中镌刻着浓墨重彩的印迹,自主研制的无人机光荣参加国庆阅兵,接受党和人民检阅…….彰显南航人“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红色基因和政治担当;南航人自觉解放思想、破题突围,在思想和实践层面践行“走出南航的围墙思考发展、跨出南京城谋划未来”。“三十年不落伍”的天目湖校区拔地而起,江北国际校区加速推进,“一校四区一港”办学格局照进现实,为南航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动能、留足了新空间。南航人自觉砥砺奋进、自我超越,办学实力、办学层次和办学声誉显著提升,3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优异成绩。无人机相关成果和案例有效服务相关学科入选“双一流”,作为无人机研究院的一份子,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南航快速发展的势头处处浸润着催人奋进的气息,无人机人自觉唱响改革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旋律。我和我的团队也收获了成长。作为我校首款FX70军贸无人机的总设计师,我和我的团队辗转各地,在严寒酷暑中开展各项研制和试验试飞工作,高效率完成立项、研制和交付。在此过程中,团队不惧新冠疫情、地区流行病的威胁,5次远赴境外执行交验、培训、试验保障等任务,目前已完成了3个境外用户的交付。实现了南航无人机产品走出国门的跨越,趟出了一条走向国际的通途,也彰显着南航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高度自觉和不畏艰险、砥砺奋进的精神面貌。也是在一项项艰巨任务的锤炼中,我们的研制队伍成员也逐渐成长为研究院的骨干力量。

在回望过往中,我感到自豪,更汲取到了奋进的力量。作为南航无人机人的一份子,我将传承和发扬好南航的红色基因和蓝色梦想,积极投身先进无人机的技术研发,矢志为国家无人机装备建设和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书写好南航无人机名片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