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凝心聚力谋发展,坚定信心再起航。中国共产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第十七次党代会专题网站特开设“代表心声”栏目,邀请一线教师、学生党代表,畅谈过去五年学校、院系发展变化,畅聊自身教学、科研、学习进展,畅想学校发展美好未来。
季宏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航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减振降噪研究工作。2013年入选香江学者,2015年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02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作为支部书记,牵头建设的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教育部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名单。
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南航建校70年发展史上不同寻常、非同凡响的五年。立足新时代,学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持统筹疫情防控与学校事业发展,团结带领全校干部师生员工,深入落实“一个中心、五路并举”战略布局,坚持不懈在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中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在推动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上迈出更大步伐。
五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挑战,学校党委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大力加强有组织科研能力建设,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重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申报、百强创新团队建设方面都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成就。中国空间站建成运营、中国C919大飞机取得适航认证、载人登月、火星探测、运-20研制成功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中,都有我们南航人的身影。作为南航的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了学校五年以来取得的喜人成绩和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令我无比自豪与骄傲!
五年来,锚定建设“三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我和团队成员聚焦智能材料与结构学科前沿,持续为我国直升机、高铁、船舶、高超声速飞行器等重大装备建设难点痛点提供解决方案和理论方法。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十分荣幸获得国家优青项目资助,牵头建设“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荣获了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荣誉都是集体努力奋斗来的!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满心期待着我校第十七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希望倾听更多师生代表的声音,共同探讨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努力为“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陈华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能源与动力学院团委书记、博士生辅导员,曾获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十佳标兵”,江苏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过去五年,学校的发展中有许多高光时刻。在“爱国奋斗·南航担当”校友总师思政公开课的现场,我们记住了国之重器总师造,重器总师南航造;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我们记住了南航自主研制的高速无人机系统接受党和人民检阅;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我们记住了郑书记作为全国文明校园代表发言,每一位南航师生共享这份成绩……记得浪漫的南航在2022年情人节官宣3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荣耀了海内外的南航人。记得每一年的就业质量报告里40%以上的南航毕业生奔赴国防科技一线建功立业,70多年来,一代代南航人始终把“航空报国、贡献国防”刻在血液里。
过去五年,我们见证着南航在天目湖畔迎来新生,江北新区投入建设,将军山旁添新楼,明故宫校区换新颜,我们见证南航一校四区一港的跨越式发展。过去五年,我更看到了成绩背后是每一位南航人的知难而进、敢闯敢干——我看到学院“互联网+”“挑战杯”捧金杯背后无数次热烈的师生探讨,我看到学院科学研究项目数、金额数突破背后每一个科研团队的废寝忘食,我看到疫情这三年学校和学院用心呵护每一位一线师生员工的暖心之举……“全体师生员工校友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成就了南航这成绩斐然的五年,成就了南航勇立潮头的七十年。
作为能源与动力学院的辅导员,期待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为未来五年绘就蓝图、指明方向,期待团结奋斗的南航人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新征程注入更澎湃的动力,也期待通过参与其中见证未来五年南航在“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上作出更多贡献、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上迈出更大步伐。
黄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自动化学院正科级组织员。曾获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优秀学生工作干事、优秀指导教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个人、十佳信息宣传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这五年里,南航的校园版图不断壮大,校园环境愈发舒适,校园生态更加清朗,信息技术让师生的学习工作更加便捷高效。更值得骄傲的是,过去这五年,南航迈入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行列,实现了办学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五年里基层党建更加有力更加生动。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指导下,我所在的自动化学院开展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创新模式的试点攻关,着力提升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通过加强党建专项考评激励,指导各试点支部完善支委会—基层行政班子联席会议制,推动交叉任职,促进基层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支委会对基层单位学科建设、人才引进、考核评价等重要工作进行有效政治把关,充分发挥了党支部在本单位基层治理中的政治引领和凝心聚力作用,基层党支部真正成为加速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学院办学环境实现了新的跃升。
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是我们全体南航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和盛事,作为母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亲历者,我对南航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建设发展的宏伟蓝图充满期待,对创造南航更加美好明天满怀信心。热切期盼盛会的召开!
张茗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2020级本科生,现任学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曾获江苏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校优秀团干等荣誉。
在南航的四年时间里,我从一名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成长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的大三学生。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在校期间,我担任了院团委副书记一职,时刻牢记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殷嘱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
记得在入学时的专业导论课上,老师讲到“中兴华为事件”时慷慨激昂,在我心中也播下了一颗为祖国破解“卡脖子”技术困境的种子。学校、学院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精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我亲眼见证了学校3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见证了学院在A类学科上的突破、集成电路学院的成立以及微波光子技术实验室的成长。很多师兄师姐们毕业时选择到国防单位就业,为国防科技发展贡献“南航力量”。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也处处感受到了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院开展了系统、算法、芯片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活动,让我们有机会与院士、总师零距离接触,共话学科专业前景。在南航文化的浸润下,更加坚定了我投身于制造中国“芯”事业的决心,将自己的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去年的校庆发展大会上,同学们一声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伟大征程、复兴有我”的承诺让我心潮澎湃,我也热切期盼着即将到来的第十七次党代会,希望能够在会议中与老师、同学代表们共同学习讨论,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